【江苏经济报】苏州农商银行优化流程助力业务大提速

发布日期:2025年04月17日

  近年来,苏州农商银行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持续发力,多方征集建议优化业务流程,强化监督规范厅堂管理,组建“小圆服务队”丰富外拓服务,通过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,为客户带来更好体验,也为金融行业服务升级提供优秀范例。

  聚焦业务流程  业务处理持续提速

  为实现服务提速,苏州农商银行通过在微信公众号设置“金点子”活动专栏、开展GTS意见反馈、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方式,面向基层一线员工和广大客户开展柜面服务提速“大征集大讨论”活动,共收集客户建议以及员工建议800余条。由专人负责将收集到的建议进行逐条整理、分析,筛选出可行性建议近百条,形成《服务标准问题清单》。通过明确到中心、细化到责任人,督促落地实施。截至2024年末,已优化落地66条建议。

  同时,苏州农商银行立足问题清单,通过流程优化助力服务效能提升。一是以柜面为核心再造流程。通过交易整合,优化账户激活、抹账及内部转账等业务,减少交易码切换、客户签字确认等步骤;新增本外币账户同开功能,减少重复录入字段,实现资料共享,最终节约开户时长;二是以渠道为载体拓展业务。超柜增加“储蓄过渡户”,实时处理现金异常情况,减少清机及清分操作时长;三是以填单为导向助力厅堂业务。电子填单新增微信银行农信银通存和通兑两种业务,新增企业网银/手机银行和移动pad并支持对公现金存款填单功能,缩短柜面交易界面字段录入、表单校对等环节,压缩柜面处理时长;四是以场景为抓手拓宽服务。通过移动pad打造“购物车”场景,融合高频业务,实现拍摄、授权、签名、确认一次完成,节约业务办理时长;五是以远程银行创新检查形式。实现远程查库功能和大额存款远程授权,提升检查的灵活性和授权效率。

  强化监督检查  厅堂管理有效规范

  对标“运营服务效率年”相关工作要求,在条线人员绩效合约中设置关键定量考核指标,如业务处理时长、业务量、差错率等。2024年对业务处理时长低于3分钟的人员给予绩效激励,考核指标与员工薪酬及晋升直接挂钩,激发员工提高工作效率,改善服务质量。对照《厅堂管理规范工作手册》要求,成立检查督导小组,采用现场督查、视频检查、远程银行非现场检查等多元化形式,对全行95个网点按月抽查、半年组织专项检查、按需开展整治季活动。有效解决厅堂员工服务执行不到位、大堂经理主动迎客意识不足、厅堂客户聚集时未能有序进行客户疏导和二次分流等方面的问题,确保厅堂管理的持续改进。

  为进一步提升厅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,苏州农商银行从安全管理、应急处置等多个服务环节着手,持续提升厅堂管理质效。一是根据手册制定培训方案,明确培训形式、参训人员、培训内容,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,提升业务办理效率;二是将厅堂管理规范工作内容纳入专项检查,将检查结果与网点考核挂钩。同时针对“重点业务、重点支行、重点人员”持续开展专题辅导,利用“苏心厅堂”开展现场培训,进一步固化全行厅堂管理规范的成果;三是将标杆网点与适老网点创建相结合,构建标准化的厅堂管理评价体系,开展厅堂管理规范化创建工作。对认知不够、敷衍执行、管理松散等执行不到位现象进行纠错处罚;对于屡查屡犯、屡禁不止的行为,认真查找、分析原因,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,一对一辅导,从根源上提升员工的执行力。

  丰富外拓形式  专业服务成效显著

  苏州农商银行在全行组建61支“小圆服务队”,覆盖400余名工作人员,深入社区、农村等地开展各类公益服务、便民服务和营销服务。围绕“小圆服务队”外拓服务品牌,建立长效上门服务机制,通过制定详尽的上门服务规范和流程,不断拓宽厅堂服务渠道和方式。深入贯彻养老金融服务理念,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客户身边,实现普惠金融服务“零距离”。

  为做深做实外拓服务工作,按月组织公益和营销服务、按需提供上门服务,引入苏州农商银行锦客通内客户数据,通过电话联络、微信沟通、主动邀约、外拓走访、党建合作等形式,提升档案客户黏性,充分激活“小圆服务队”服务客户,助力业务发展潜能。一是明确外拓服务目标,总行下发计划表,严格把控活动进度,有序推进各类客群尤其是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客群的服务工作。建立客户档案,了解客户需求,针对客户档案开展针对性服务与营销;二是对接村委会、社区等,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及公益服务。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开设“小圆服务队在行动”专栏进行宣传报道,提升“小圆服务队”品牌形象及影响力。